章武七年九月上旬,大汉丞相诸葛亮北上力主撤兵回南阳。
曹魏主将夏侯渊认为诸葛亮并无统兵经验,且撤兵没有秩序,于是轻敌冒进,在紫云山一带遭到伏击,死伤惨重。
此战曹魏左将军张郃被杀,偏将军夏侯霸被生擒,其余大小诸多将领亦有不同损失,要不是征南将军夏侯尚顽强指挥,拼死抵挡住汉军进攻,撤退回去,恐怕曹军要全军覆没。
汉军那边奋战一夜,也十分疲惫。追击曹军五十余里至襄城,等到下午时分才拖着疲倦的躯体离开,从昨天到现在,汉军几乎是两天两夜没合过眼了。
胜利归胜利,但他们自己也有不小的损失。如果继续进攻,夏侯渊的援军一到,他们已是疲惫之师,很有可能被敌人反击遭重。
所以诸葛亮见好就收,命令三军在襄城以南临时驻扎,轮流休息,到了第二天让士兵们稍微整顿一番之后,才撤离颍川,回去的路上过紫云山,还顺便打扫了战场,收拾了敌我士兵的尸体和辎重装备,然后扬长而去。
得知消息的夏侯渊差点没当场脑淤血而死,连忙亲自率领大军过来救援,等他到的时候诸葛亮已经退兵回去了,他只能收拾了残兵,清点了损失,这才灰溜溜地又撤回了许昌和鄢陵一带。
此时此刻,洛阳皇宫。
曹丕刚刚精神萎靡地从后宫出来。
从七月份刘备病死,他紧张的压力一下子得到了松懈。
上个月就回到了洛阳,虽然身体有些不适,却并不妨碍他回到后宫耕耘,发泄一下这段时间积攒的精力。
天子居于西宫,曹丕今日无事,溜达着出了寝宫,到了德阳殿,想问问前线的情况。
他到了殿内后,就派人去召陈群、董昭、刘晔、蒋济等人过来。
这些人是他比较重要的参谋,如今司马懿这个主要参谋人员不在,自然就只能依靠这些比较次要的参谋帮忙。
众人得到召唤,来到宫殿中,向曹丕见礼之后,曹丕才环顾众人说道:“朕回洛阳,与诸葛亮互遣使者退兵,但我已令仲达看准时机,能否在他们退兵的时候发动突袭,不知道现在是否有战报回来?”
陈群就说道:“陛下,最新的战报已经送过来了,刚刚到尚书台,臣已经看过,骠骑将军说诸葛亮用兵远不如沈晨,撤退并无秩序,甚至先令两翼掩护粮草撤退,主力断后。”
“主力断后?”
董昭惊讶道:“诸葛亮这是癔症了吗?十多万大军的阵型铺开,中军对垒,就算撤兵也应该是两翼侧应主力,哪有主力策应两翼的?那到时候岂不是主力孤立无援了?”
陈群点点头道:“是的,所以骠骑将军决定出击,只是仲达疑心这是诸葛亮的计谋,因而劝说骠骑将军不要追赶。”
“计谋?”
众人思索起来。
这会是什么计谋呢?
中军主力孤立无援,一旦被他们的主力追到,左右两翼能及时支援吗?
更重要的是汉军有没有这样的指挥能力稳住局面?
“莫非是诱敌之计?”
刘晔忍不住说道:“但骠骑将军应该没那么冲动,直接就出兵追吧,而是会确定他们两翼是否已经离开再进行追击。”
陈群说道:“嗯,骠骑将军等了十多天,一直等到确定敌人两翼已经撤至昆阳一带才出兵。”
听到这句话,曹丕环顾左右问道:“若是能确定他们的两翼已经撤退,我们的主力追赶,能不能胜利呢?”
“陛下,这种情况下胜利的可能性非常大。”
蒋济也跟随曹操晚年四处征战,对这种情况还是很有发言权,他说道:“兵马撤退一定要讲究整齐、进退有据。先帝撤兵的时候,往往都是三军威严整齐,令敌人不敢冒犯。”
曹丕想了想道:“但我记得父亲也曾经有过让中军后军先撤离,自己率领主力断后的情况。”
“那是因为先帝有着极为强大的指挥能力。”
刘晔解释道:“先帝用兵,数万大军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从。但即便是先帝,也只能指挥数万兵马,一次性指挥十余万大军,难度还是太大。这天底下像韩信这样的人,还是少之又少。臣以为,南方恐怕连沈晨都做不到这一点。”
“不错。”
陈群也说道:“我记得那诸葛亮擅于政务,虽有平定南中之事,但南中叛乱本就是乌合之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