惩戒关摄家!这是平安时代历代天皇感想却不敢做的事儿,后来随着武家的兴起,天皇和公卿家同气连枝,自然不会对自己的伙伴动手,现在秀家嘴巴一张一闭就说要惩戒关摄家,着实让后阳城天皇吃惊不已。
“准”
后阳城天皇的妻子是近卫前子,近卫前久可以说是后阳城天皇的岳父,不然历史上也不会有让皇子臣籍下降过继给近卫信寻的典故了。
所以在后阳城天皇说完【准】字之后,有些退缩的吸了一口凉气,开口向秀家问道“这近卫信辅当真是当年我误判了?”
秀家的回答出乎后阳城天皇的预料,他本以为秀家已经准备好了人选打算塞给鹰司家,谁知秀家直接把这个好位置让给了天皇的儿子。
但是历史上的后阳城天皇可能生了,一连生了10个儿子和3个女儿,关键大部分都完好的长大成人了。
关摄五家和清华七家是千百年来的规矩,哪里能如秀家所说的说改就改呢?
秀家敏锐的察觉到天皇态度的转变,自然乐于给天皇一个台阶下,只听他对着天皇说道“陛下误判盖因朝中有奸佞也,如今羽林家兵困皇居难道不是最好的证据吗?”
臣请陛下准许废除此次过继之事,勒令二条信房复还二条氏,再从近卫家选取子嗣继承绝嗣鹰司之门。”
如果说刚刚剥夺了鹰司信房对鹰司家的继承权还算是常规操作的话,现在直接让二条家降低家格是真的惊到了在场的所有人,包括秀家带过来的家臣。
后阳城天皇听道秀家将矛头指向公卿,有些畏惧的问道:“奸佞?爱卿所指何人?”
现在的天皇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,那个儿子就是历史上的后水尾天皇。
“如何惩戒?”
“陛下春秋鼎盛,不必急于一时,将来可以寻一子嗣入继鹰司家,也算完了君继臣嗣的美名。”
“臣层闻【举直错诣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诣直,则民不服。】,亦闻【治天下之要,存乎除奸;除奸之要,存乎治官。】
后阳城天皇答应了秀家的请求,但是秀家却没有接受而是继续说道“臣下认为让二条信房复还本姓本来就应该是二条家该做的,并没有起到惩戒教训的作用。
“臣认为应当惩戒二条、九条、鹰司三家,以正天皇权柄。”
“鹰司家乃近卫家庶流,就算要继承也应该是从近卫家选取子嗣继承,而不是由当初二条晴良一言而决,直接将儿子过继过去,可见其飞扬跋扈之态。
近卫龙山殿乃是亲卷,恳请殿下下旨,准许龙山殿下之子信辅殿下恢复本姓继承近卫家名,以重振关摄之威。”
臣下认为若要震慑宵小,当对二条本姓进行惩戒,勒令二条氏臣籍下降清华家以示惩处。”
天皇是不能有错的,有错的也得是下面的臣子,天皇的错必然是受到了下面臣子的蒙蔽。
“爱卿所言甚是,那么爱卿以为应该怎么办呢?”
“那边依你的要求吧。”
陛下久居宫中,所见所闻具是公卿所奏,公卿索要蒙蔽圣听责任必不再君。然如今拨开迷雾当见青天,陛下当拨乱反正矣。】
后阳城天皇本来口快的直接说出了“准”字,但是转念一想信辅被流放褫姓的操作好像就是自己弄出来的,现在又让其恢复本姓这不是证明自己错了吗?
当年二条信房过继鹰司家的操作,后阳城天皇自然是不太清楚的。但是听秀家口中所言,当年的二条晴良确实过分了一些。
然而秀家却澹定的和天皇讲了一个故事,讲了当年唐太宗
不管现在的后阳城天皇用不用得到这个鹰司的家门,反正秀家给他的态度让他们非常喜欢,这个叫秀家的同龄人还真的是在秉持公心为他人考虑啊。
亦如丰臣朝臣需内除奸佞以维护和平一样,陛下依需要对公卿加以整治,以扫除奸佞也。”
作为天皇其实也不愿意看到关摄五家之中三家出自同门的操作,因此仅仅是稍加斟酌之后便准了秀家的操作,但是他也向秀家问道“你也说了近卫家门之内子嗣凋敝,这过继的子嗣何来?”
“臣听闻如今京都内外五摄家名存实亡具是当年二条晴良之故也,如今五摄家之中九条、二条、鹰司三家具是其子,五摄家掌控其三,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