渐渐地,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,朱由校将一整根木头轻轻松松的炮制成为了摇床的零件。
想到这里、朱由检松了一口气。
“告诉化淳,调六十万两银子去山东,命御马监官员在当地开采石膏矿,有多少开采多少。”
这些土化肥虽然不足以满足大明耕地的需求,但也能让大明粮食产量多出几千万石。
“是――”千户应下,而朱由检也拿起了其他的军报一一翻阅。
如果再加上大明上亿百姓的有机肥,化肥厂每年能实现的,是几十亿斤的土化肥产量。
官场发展到眼下,数千万食用番薯藤和番薯的家禽牲畜,所能制造的有机肥,每年高达几十亿斤。
“爹……”
:
她们三人的待产期,经过太医院中王肯堂的就诊,大概确定了会在今年的三月、五月、七月分别诞下。
朱由校身为一个木匠,并没有一味地追求材料,而是只需要适合的就足够。
这三成火耗,能救的就是上百万人。
魏忠贤主动上前帮扶,看着朱由校将零件组装成为了两个摇床。
朱由校见状蹲下,两小孩也一头扎进了他的怀里。
“万岁、燃儿和淑娥闹着要和您吃饭,臣妾拦不住……”
为了自己新的三个孩子,朱由校准备颇多。
昂贵的金砖上铺满了便宜的木料,四周的宫女太监都在注视着炮制木料的皇帝。
想着土化肥的事情,朱由检忍不住自嘲了一句。
张嫣倒是有一国之母的姿态,没有嫉妒后妃们,而是很认真的缝制衣物。
张嫣和两小儿的饮食有些清澹,即便是晚膳,但张嫣自己也不过只是一碟火贲羊头蹄,
不仅仅是海鲜大杂烩,还有江南的大闸蟹,深海的鱼类都被御厨制作,端上了桌。
他觉得自己不需要昂贵的材料来衬托自己的手艺。
宫殿的桌椅板凳、床榻玩具,都是他亲手炮制的。
不仅如此、他也让张嫣带头为这三个孩子亲自缝制衣物。
他综合考虑了一下,自己在山区里实施的农技,在刨除地膜这种弄不出的存在后,土地亩产中,化肥的因素约占亩产的20%~30%。
不过、他并非专心处理军报,而是在处理的同时,一心二用的推断化肥所带来的效应。
不过对此、他却有些乐此不彼。
“诶!”朱由校脸上露出笑容,左右手将儿女抱起,然后开始逗弄他们。
土化肥毕竟没有工业化肥那么精准,但弄出来之后,最少能让大明这八亿多亩田地的亩产增加10%~30%
哪怕是权倾朝野的魏忠贤,此刻也忍着腹中饥饿,陪着朱由校炮制摇床。
“嗯?”听到张嫣的声音,沉浸在“工作”中的朱由校放下了手中的锤子和楔子,转身果然看到了朱慈燃和朱淑娥。
朱慈燃和朱淑娥的鼻眼很像朱由校,不过脸型却和张嫣、范氏一样。
现在的当务之急,还是疏通黄河,让一些小的粮船可以从淮河将粮食运往洛阳,转而走陆路运往陕西。
尽管他曾听朱由检的话,控制了一段时间,但最后还是熬不过嘴馋,继续又吃了起来。
不过、事实证明朱由校准备的有点早了,因为当张嫣她们缝制好衣物后,距离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间依旧还有三个月。
山西、河南、陕西,这三地是旱情持续最久的地方,只要南方的粮食能运到洛阳一带的黄河流域,就能减少路上产生的三成火耗。
哪怕小冰河大旱和寒冷导致地方粮食绝收、减产,朝廷也能依靠基层的调拨力量来平抑灾荒。
刨木声回响在乾清宫内,每一下都让守在旁边的魏忠贤、刘若愚、王体乾三人心悬着。
也同样在他还在为土化肥的事情想来想去时,距离他十几里外的皇宫之中,朱由校却亲力亲为的在炮制木料。
算上旧港、大明八亿亩田地的平均亩产在二石左右,如果能增产一到三成,增产的粮食就足够养活上千乃至数千万人。
牵着三岁的朱慈燃和朱淑娥,张嫣带着几名宫女端着饭菜进入了乾清宫。
“噔噔”的敲打声回响在殿内,所有人即便已经站的腰酸背痛,却依旧不敢动一步。
这种时候、宫外的脚步声则是成为了打破僵局。
两个孩子见到朱由校转过身来,当即就小跑向了朱由校。
朱由校很高兴的逗弄着他们,而魏忠贤也很识趣的让人打开了养心殿的门,朱由校和张嫣先后进去后,坐在了用膳的地方。
“治大国如农夫屯垦啊……”
只要把石膏产量解决,依托各省御马监的官场牲畜粪便,化肥厂的有机肥问题就能很好的解决。
不过、当他看到朱由校正在炮制木头后,眼里闪过一丝失望,随后收敛失望,上前行礼道:
几名宫女将饭菜一盘盘端上,其中最让人瞩目的,无非就是朱由校吃了很多年的海鲜大杂烩。
只不过、这两个摇床并不是为朱慈燃和朱淑娥准备的,而是为正在怀孕的三个嫔妃准备的。